
一、鱼种概述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 目 | 鲟形目 | 科 | 鲟科 | 属 | 鲟属 | 
| 种 | 裸腹鲟 | 拉丁学名 | Acipenser nudiventris | ||
裸腹鲟是最古老的鱼种之一,别称青鳇鱼、鲟鳇鱼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鲟形目、鲟科、鲟属大型洄游鱼类,起源可追溯到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
二、形态特征
裸腹鲟是大型洄游鱼类,最大个体可达2米;体长筒形,腹部宽平,背侧较窄,向后渐细长;头大,三角形,背侧被骨板;吻突出,稍平扁;眼小,圆形,侧位;口横裂,腹位;须4对,向后不达口前缘;背鳍1个,后位,上缘微凹;胸鳍侧下位,宽大;腹鳍腹位,后端达背鳍始点下方;尾鳍歪形,上叶发达,上缘具棘状鳞;体背青绿色,腹侧银白色。
三、分布范围
裸腹鲟原产于黑海、亚速海、里海、咸海及多瑙河、锡尔河等流入上述海洋的河流中,1933~1934年从锡尔河引入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中国新疆伊犁河上游和锡尔达里亚河。
四、生活习性
1、裸腹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2、裸腹鲟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3、裸腹鲟已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版)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五、生活习性
1、环境:裸腹鲟是底栖鱼类,可分为洄游性种群和定栖性种群,洄游性种群生活在海洋中、繁殖期溯河洄游产卵,定栖性种群常年生活在淡水中。
2、食性:裸腹鲟是肉食鱼类,幼鱼阶段主要以水生昆虫、浮游动物等为食,成鱼阶段主要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3、繁殖:裸腹鲟是卵生鱼类,雄鱼6~9龄、雌鱼12~14龄性成熟,产卵期3~5月,产卵量可达120万粒以上,卵产于水底石砾上,约5~6天孵化。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929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