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鱼种概述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 目 | 鲤形目 | 科 | 鲤科 | 属 | 裂腹鱼属 |
| 种 | 澜沧裂腹鱼 | 拉丁学名 | Schizothorax lantsangensis | ||
澜沧裂腹鱼是裂腹鱼的一种,别称澜沧弓鱼、长条鲤鱼、面鱼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裂腹鱼属中型淡水鱼类。
二、形态特征
澜沧裂腹鱼是中型淡水鱼类,最大体长可达60厘米,最大体重可达2.8千克;体延长,稍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头锥形;吻稍钝;口亚下位,马蹄形;须2对,发达;眼稍大,侧上位,眼间宽,平坦或稍圆凸;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无鳞;侧线完全,近直形;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强壮,臀鳍较长,尾鳍叉形;体背棕褐色,腹侧银白色,背鳍、胸鳍稍沾褐色,腹鳍、臀鳍粉红色,尾鳍棕黄色。
三、分布范围
澜沧裂腹鱼是中国特有的鱼种,广泛分布于澜沧江、怒江等水系上游干支流,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等地均有分布。
四、保护级别
1、澜沧裂腹鱼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2、澜沧裂腹鱼已列入中国《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
3、澜沧裂腹鱼已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2004年版)——濒危(EN)。
五、生活习性
1、环境:澜沧裂腹鱼是高原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砾石底质且有一定流速的江河中,冬季在石缝或岩洞中越冬。
2、食性:澜沧裂腹鱼是杂食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也摄食藻类、有机碎屑等植物性食物。
3、繁殖:澜沧裂腹鱼是卵生鱼类,3~4龄可达性成熟,繁殖期夏秋季,繁殖力较低,卵产于有水流的砾石底质河滩。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