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鱼种概述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 目 | 鲇形目 | 科 | 北美鲇科 | 属 | 铲鮰属 |
| 种 | 铲鮰 | 拉丁学名 | Pylodictis olivaris | ||
铲鮰是著名的观赏鱼种,拉丁学名Pylodictis olivaris,别称扁头鲶、黄鲶、铲头鲶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鲶形目、北美鲇科、铲鮰属大型淡水鱼类,在原产地是重要的食用鱼。
二、形态特征
铲鮰是大型淡水鱼类,最大个体可达56千克;体细长,较扁平;头极大,宽阔而扁平;口大,口裂宽阔,下颚明显上翘;须2对,发达;眼较小,上位;体光滑无鳞,具黏液;背鳍后位,具硬棘;脂鳍短而高,后端游离;胸鳍硬棘前缘具锯齿;腹鳍腹位,圆形;臀鳍短而圆;尾鳍方形,末端稍微内凹;背部、体侧土黄色、淡棕色、橄榄色至深棕色,散布深棕色或黑色斑点,腹部颜色淡黄色或乳白色。
三、分布范围
铲鮰是北美洲特有的鱼种,原产于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流域,北起五大湖、南至墨西哥北部均有分布。
四、生活习性
1、环境:铲鮰是底栖性鱼类,夜行性,喜栖息于水流平缓、隐蔽物丰富的河流、湖泊、池塘中。
2、食性:铲鮰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类、水生昆虫、小型甲壳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3、繁殖:铲鮰是卵生型鱼类,4~5龄性成熟,繁殖期春、夏季,亲鱼在河岸或原木下掘巢产卵。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