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泥鳅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来源:酷钓鱼作者:黔子夜时间:2021-08-13 20:58:19
泥鳅是鳅科下属鱼类的统称,俗称鱼鳅、泥狗等,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普遍都有分布,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来看一看泥鳅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吧!

泥鳅养殖

一、生活习性

泥鳅是底栖小型淡水鱼类,生存水温范围0~41℃,最适生长水温22~28℃,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动物、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人工养殖可投喂豆渣、米糠、麸皮、禽畜内脏及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泥鳅养殖

二、鱼塘建设

泥鳅养殖鱼塘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池深约1.0~1.5米,水深0.4~0.5米,池底铺厚约0.2~0.3米的软泥,池壁四周要夯实或用水泥浇灌,进水口、溢水口、排水口要用密网布包裹,鱼塘周边要种上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植物覆盖面积约占鱼塘总面积的1/4。

泥鳅养殖

三、清塘消毒

泥鳅苗下池前10天每亩撒生石灰60~70千克,2~3天后加水至0.3厘米深,一周以后将水排干并重新注入新水,水深约0.2~0.3厘米,然后每亩施300~500千克腐熟人畜粪或10000~20000千克沼液,待水色开始变绿且透明度约15~20厘米后即可投放泥鳅苗。

泥鳅养殖

四、鱼种投放

泥鳅苗要确保大小均匀、个体饱满且有活力,每亩放3~4厘米的泥鳅苗3~5万尾,套养鳙鱼10~20尾、鲢鱼15~30尾用以防止蓝藻爆发,若泥鳅苗是用充氧尼龙袋长途运输的要“缓苗”后再放苗,即将充氧尼龙袋放在池内20分钟,等内外水温一致后再缓缓放出。

泥鳅养殖

五、饲料投喂

泥鳅苗刚下塘可投喂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饵料,同时投喂少量熟蛋黄、鱼粉、豆饼等精细饲料,等泥鳅苗体长达1厘米时已经可摄食水生昆虫、有机物碎屑等,可投喂粉碎的禽畜内脏、豆饼、配合饲料等,初期日投饲量为泥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为5~10%。

泥鳅养殖

六、水质管理

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发酵的有基肥,每次用量300~500千克/亩,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宜,当水温达到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要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水深并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泥鳅养殖

七、病害防治

泥鳅常见的病虫害有烂鳍病、打印病、车轮虫病等,其中烂鳍病可用10~50毫克/千克的氯霉素溶液或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连用5天,打印病可用漂白粉全池消毒,浓度1毫克/千克,车轮虫病可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浓度30毫克/千克。

泥鳅养殖

八、注意事项

1、泥鳅养殖要注意水质,每周建议换水1~2次,同时要勤施经腐熟后的有机肥,保持水色呈黄绿色为宜。

2、泥鳅养殖要坚持巡塘,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泥鳅养殖要预防病害,及时清洗饲料台,定期做好饲料台及工具的消毒工作,定期投喂药物预防疾病。

4、泥鳅养殖要防害防逃,水鸟等敌害喜在鱼塘周围捕食泥鳅,进水口、排水口等处常检查以防泥鳅逃逸。

相关推荐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为什么家庭不建议养龙鱼? 为什么家庭不建议养龙鱼?

龙鱼是骨舌鱼科、硬仆骨舌鱼属大型淡水鱼类,学名...

白鳝是什么鱼? 白鳝是什么鱼?

白鳝是鳗鲡科鳗鲡属一种鱼类,亦称日本鳗鲡、白鳗...

为什么鳑鲏鱼换水就死? 为什么鳑鲏鱼换水就死?

鳑鲏鱼是鳑鲏亚科鱼类的统称,俗称四方皮、镜鱼、...

鳡鱼有牙齿吗? 鳡鱼有牙齿吗?

鳡鱼是鲤科、鳡属大型淡水鱼类,别称黄颊鱼、水老...

黄花鱼是海鱼吗? 黄花鱼是海鱼吗?

黄花鱼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别称黄鱼、花黄鱼...

鲸鱼吃人吗? 鲸鱼吃人吗?

鲸鱼是鲸下目海洋哺乳动物的统称,别称鲸类,共有1...

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哪首古诗? 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哪首古诗

鳜鱼是名贵淡水经济鱼种,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各地都...

娃娃鱼是人类的祖先吗? 娃娃鱼是人类的祖先吗?

娃娃鱼是隐鳃鲵科两栖动物的俗称,学名大鲵,因叫...

观赏鱼白点病怎么治? 观赏鱼白点病怎么治?

白点病是鱼类常见的寄生虫病,因病鱼体表和鳃瓣上...

野生娃娃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野生娃娃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娃娃鱼是最古老的两栖动物之一,学名大鲵,因夜间...

水虎鱼喜欢什么水质? 水虎鱼喜欢什么水质?

水虎鱼是著名的观赏鱼,学名锯脂鲤,别称食人鲳、...

和鲶鱼相似的鱼有哪些? 和鲶鱼相似的鱼有哪些?

鲶鱼是鲶形目鲶科鱼类的统称,亦称塘鲺、胡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