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漂目是什么意思?
鱼调尾上一段一段的颜色称之为“目”,主要起到标记的作用,由最顶端至漂身分别称之为1目、2目、3目、4目等,不同钓法所用的鱼漂目数的多少和大小也不相同,这都取决于钓法和钓鱼习惯,某些特殊用途的鱼漂会将最尾部的前几目加粗,称为“放大目”。
二、吃铅是什么意思?
鱼漂调平水时铅重除以漂重得出的数叫吃铅比,吃铅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线组的搭配,吃铅比大的浮漂线组整体重量大,稳定性好,顿感弱,下行幅度大,有助于线组快速定位提高垂钓效率。吃铅比小的浮漂线组整体重量轻,灵敏度高,顿感明显。
三、钓鱼时如何调漂?
1、重铅找底:重铅找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水深,其实就是粗略地掌握水底到浮漂之间的距离,使心中有个较为粗略的估量。
2、挪动浮漂:浮漂向下挪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量出钩子到底的距离,经过重铅找底这时的浮漂肯定是完全没入水中的。
3、调剪铅皮:浮漂完全沉入水中且已知钩与浮漂间的距离小于水深,这时通过剪铅皮使浮漂浮出水面时双钩是肯定离底的。
4、挂饵找底:挂饵后浮漂势必会下降或再次沉入水中,也就是通过双饵的重量来判断浮漂的浮力大小而决定是采取钓灵还是钓钝。
5、调整浮漂:如空钩离底浮漂四目加饵后剩两目,说明饵的重量是两目,再往回调到浮漂露出两目即可,双钩在水底的状态是一钩平躺一钩轻触底。
四、鱼漂有哪些种类?
1、长身漂:长身漂的主浮体和视漂细而长,漂脚长度适中,专门用于钓底、钓离地、钓深水,如果鱼在底部吸饵时,哪怕是产生的轻微拉力也能迅速地反映到漂上。
2、短身漂:短身漂入水后站立快,适合于钓浮,短身、短尾、短脚,总长度在10厘米上下,而且漂身不太粗的短身漂更适合于钓中上水层。
3、钝肩漂:钝肩漂因浮漂主浮体上根部呈伞状斜平面,当浮漂在水中失去牵引力上浮时,水对其端面形成了较大阻力,可用于钓吐饵块的猾鱼。
4、大肚漂:大肚漂是一种票身短、漂尾长、漂脚短的浮漂,由于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关系一般是木制品,重心低,站立较快,二次下沉前的停顿时间较长,方便垂钓中下层鲫鱼。
5、软尾漂:软尾漂过去专指用于>钓鲫鱼的去壳孔雀翎浮漂,能稍微弯曲,如果使用不当容易断裂,浮力比同体积带壳孔雀翎浮漂要大,其灵敏度也较高。
6、硬尾漂:硬尾漂过去专指带壳孔雀翎浮漂,如今泛指漂身不能弯曲的浮漂,由孔雀翎、木质、芦苇等材料制成,短身、短尾浮漂翻身最快,也适合于钓水面上层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