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鱼是鲤科、马口鱼属的统称,别称桃花鱼、红车公、马口鱲等,除青藏高原外均有分布,喜栖息于丘陵地区水流较急、沙石底质的浅滩、溪流和江河支流中,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马口鱼和白条鱼的区别吧!
一、鱼种概述
马口鱼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鲤形目 | 科 | 鲤科 | 属 | 马口鱼属 | |
别称 | 桃花鱼、红车公、马口鱲、山鳡、大口扒 | |||||
白条鱼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鲤形目 | 科 | 鲤科 | 属 | 䱗属 | |
别称 | 䱗条、白鲦、游刁子、尖嘴子、青鳞子 |
马口鱼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马口鱼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桃花鱼、红车公、马口鱲等;白条鱼是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䱗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䱗条、白鲦、游刁子等。
二、形态特征
1、马口鱼:马口鱼是小型淡水鱼类,体延长,吻短,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似马口,口角具一对短须,鳞小而细密,背鳍小,胸鳍长,腹鳍小,臀鳍发达,尾鳍深叉形,背部灰褐色,腹部灰白色,体中轴有蓝黑色纵纹。
2、白条鱼:白条鱼是小型淡水鱼类,体延长,侧扁,背缘较平直,腹缘稍凸,腹棱自胸鳍下方至肛门,头稍尖,吻短,口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体被中小圆鳞,侧线完全,体背青灰色,侧面、腹面银白色,尾鳍灰黑色。
三、分布范围
1、马口鱼:马口鱼的分布极为广泛,除青藏高原外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部地区均有分布,尤以丘陵地区的山涧溪流中最常见。
2、白条鱼:白条鱼的分布极为广泛,除青藏高原外均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常见,越南、朝鲜半岛、俄罗斯等地也有分布。
四、栖息环境
1、马口鱼:马口鱼是中上层鱼类,喜栖息于丘陵地区水流较急、沙石底质的浅滩、溪流和江河支流中,江河深水较少见,最适水温15~25℃,摄食水温5~32℃。
2、白条鱼:白条鱼是中上层鱼类,喜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中上层,常成群在浅水区游动,冬季在深水区越冬,最适水温15~32℃,摄食水温5~35℃。
五、摄食习性
1、马口鱼:马口鱼是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主要以鱼虾、甲壳类、水生昆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食物匮乏时也摄食藻类、种子、有机碎屑等植物性食物。
2、白条鱼:白条鱼是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昆虫、甲壳类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进食方式为“啄吞”,即将食物推到安全地带再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