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种概述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鲇形目 | 科 | 鲿科 | 属 | 拟鲿属 |
种 | 盎堂拟鲿 | 别称 | 盎堂鱼、牛尾巴、黄昂子、马钩子 |
盎堂拟鲿是常见的一种拟鲿,别称盎堂鱼、牛尾巴、黄昂子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鲇形目、鲿科、拟鲿属小型淡水鱼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二、形态特征
盎堂拟鲿是小型淡水鱼类,常见个体7~8厘米;体延长,前部略平扁,后部侧扁;头中大,顶部为皮膜所盖;吻宽,平扁,圆钝,稍突出;口大,下位,浅弧形,上颌稍突出;鼻须1对,颌须1对,颏须2对;体光滑无鳞;背鳍第一棘短小,第二棘尖长;脂鳍基部长,后端游离;臀鳍与脂鳍相对;胸鳍具一肩宽棘,内缘锯齿发达,外缘锯齿细弱;腹鳍圆形;尾鳍圆形,稍内凹;体茶绿色,有一条黄色带横跨于背鳍前方,背鳍和脂鳍后方各有一条宽阔的不规则黄色短斑。
三、分布范围
盎堂拟鲿是中国特有的鱼种,广泛分布于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灵江、瓯江等水系,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溪流、江河、湖泊中也有发现,模式产地在浙江省新昌县。
四、生活习性
1、环境:盎堂拟鲿是底栖鱼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溪流、江河等水体中,白天通常隐藏在洞穴或水草中,夜晚出来活动。
2、食性:盎堂拟鲿是肉食鱼类,主要以水生昆虫、小鱼、小型甲壳类、蠕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也摄食有机碎屑。
3、繁殖:盎堂拟鲿是卵生鱼类,2~3龄可达性成熟,繁殖期4~6月,雄鱼有护卵的习性,卵产于石砾底质的河床或水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