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种概述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目 | 鲈形目 | 科 | 石鲷科 | 属 | 石鲷属 |
种 | 斑石鲷 | 拉丁学名 | Oplegnathus punctatus |
斑石鲷是重要的经济鱼种,拉丁学名Oplegnathus punctatus,别称黑石立、斑鲷、硬壳仔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中型海洋鱼类,可作食用鱼,也可作观赏鱼。
二、形态特征
斑石鲷是中型海洋鱼类,最大体长可达86厘米;体延长,侧扁而高,长卵圆形;头小,前端钝尖;吻短;眼大,侧上位;口小,前位,不能伸缩;体被栉鳞,甚细小,吻部、眼间隔、颊部无鳞;侧线位高,与背缘平行;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前部鳍条显著隆起,后部较短;臀鳍稍小,与背鳍鳍条部同形;胸鳍位低,圆形;尾鳍后缘微凹;体灰白色,密布杂乱黑斑,腹鳍黑色。
三、分布范围
斑石鲷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温暖海区,西起中国沿海、南到澳大利亚、东到夏威夷群岛、北到日本列岛均有分布,国内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地。
四、生活习性
1、环境:斑石鲷是底栖鱼类,喜栖息于浅海岩礁区或珊瑚礁区,白天在礁石间活动,夜间在礁石洞穴中休息。
2、食性:斑石鲷是杂食鱼类,主要以贝类、甲壳类、海胆等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也摄食硅藻、绿藻等藻类。
3、繁殖:斑石鲷是卵生鱼类,性成熟较晚,通常6~7龄才性成熟,繁殖期3~6月,亲鱼分批成熟、多次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