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鱼种概述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 目 | 鲶形目 | 科 | 鲶科 | 属 | 缺鳍鲶属 |
| 种 | 滨河缺鳍鲶 | 拉丁学名 | Kryptopterus bleekeri | ||
滨河缺鳍鲶是著名的观赏鱼,拉丁学名Kryptopterus bleekeri,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鲶形目、鲶科、缺鳍鲶属中小型淡水鱼类。
二、形态特征
滨河缺鳍鲶是中小型淡水鱼类,常见个体14.9~24.0厘米,最大个体可达50厘米;体延长,较侧扁;头小,宽且纵扁;吻长,纵扁而圆钝;口较小,次上位,口裂较浅,上、下颌具绒毛状细齿;眼中等大,侧前位;须2对,颌须短而细;无背鳍和脂鳍,臀鳍基特长,胸鳍无硬刺,尾鳍深分叉;背部褐黄色,体侧和腹部颜色较浅。
三、分布范围
滨河缺鳍鲶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地均有分布,国内仅见于云南西双版纳勐罕的澜沧江干流段。
四、生活习性
1、环境:滨河缺鳍鲶是中下层鱼类,夜行性,喜栖息于水流较平缓、水质清澈的河流、湖泊、水库中。
2、食性:滨河缺鳍鲶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水生昆虫、小型甲壳类及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3、繁殖:滨河缺鳍鲶是卵生型鱼类,繁殖期5~8月,卵具粘性,粘附于水草、枯枝、石块等附着物上。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