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头钩是路亚钓法常用的鱼钩,因钩柄位置配有重铅而得名,通常与卷尾蛆、T尾、软虾等软饵搭配使用,特点是操作简单、泳姿自然且能全水层搜索,缺点是容易挂底,下面小编就科普一下3.5克铅头钩配多大T尾吧!
一、饵长论述
3.5克铅头钩一般配5.5~6.5厘米的T尾。T尾是路亚钓法常用的软饵,因尾部呈“T”字型而得名,3.5克铅头钩一般配5.5~6.5厘米的T尾,具体配多长的T尾取决于鱼情、水情等,例如鱼口较猾、活性不高或需要精细作钓时可配5.5厘米的T尾,对象鱼体型较大或水体中有大型掠食性鱼类时可配6.5厘米的T尾。
二、钓组搭配
重量 | 软饵 | 钓场 | 鱼种 |
3~5克 | 5.5~6.5厘米的卷尾蛆、T尾 | 池塘、沟渠 | 马口、青梢 |
5~7克 | 6.5~7.5厘米的卷尾蛆、T尾 | 溪流、小河 | 鲈鱼、鳜鱼 |
7~10克 | 7.5~8.5厘米的T尾、叉尾鱼 | 湖泊、水库 | 鳜鱼、鲶鱼 |
10~15克 | 8.5~9.5厘米的T尾、叉尾鱼 | 湖泊、海边 | 鲶鱼、海鲈鱼 |
注:铅头钩和软饵没有严格的搭配要求,以上铅头钩和软饵搭配对照表仅供参考,请作钓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三、上饵方法
1、第一步:首先选择合适的软饵,将软饵头部抵住铅头部位,测量一下钩尖从哪里刺出,这样才能保证软饵挂好后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刺出位置不宜靠前或靠后。
2、第二步:将铅头钩的钩尖从软饵头部沿虫体轴线刺入,钩尖刺入虫体后要始终与虫体轴线一致,然后将软饵按照钩身形状套入,使钩子从先前测量好的位置穿出。
3、第三步:铅头钩的钩柄上有倒刺,倒刺是为了确保软饵和铅头钩能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挂饵时捏住软饵头部用力向前推,直至铅头钩的倒刺全部刺入虫体中即可。
四、适钓鱼种
1、鳜鱼:鳜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别称桂鱼、鳌花鱼、季花鱼等,除青藏高原外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水体中,常见个体1~2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
2、鲈鱼:鲈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在我国是多种鱼类的统称,未特指时一般是指真鲈科的花鲈和太阳鱼科的大口黑鲈,特别贪食,一次摄食量可达体重的5~12%。
3、翘嘴:翘嘴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学名翘嘴鲌,别称翘嘴红鲌、翘嘴巴、鲌刺鱼等,除西北地区外均有分布,常见个体2.0~2.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10~15千克。
4、鲶鱼:鲶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学名鲇鱼,别称塘鲺、胡子鲶、鲶巴郎等,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池塘、江河、湖泊等水体中,代表品种有土鲶、大口鲶、塘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