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河蚌

蚌科水生软体动物的统称

河蚌是蚌科的统称,别称河歪、河蛤蜊、蚌壳等,共有142属600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有10余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代表物种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背瘤丽蚌等。

河蚌

一、物种论述

动物界 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
蚌目 蚌科 142属
600余种 代表物种 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

河蚌是珍珠的摇篮,别称河歪、河蛤蜊、蚌壳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蚌目、蚌科的统称,共有142属600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畜的饲料,还可培育天然珍珠。

河蚌

二、摄食习性

河蚌是杂食动物,主要以单胞藻、原生动物、有机碎屑等为食,包括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绿粒藻、栅藻、舟形藻、甲藻、杆星藻、动植物碎屑、鱼虾粪便等,不能主动追逐食物,依靠外套膜内侧纤毛和鳃纤毛摆动形成水流,食物就随水流进入蚌体内,每天流进蚌体的水可达40升。

河蚌

三、养殖方法

1、容器:河蚌对容器的要求不高,不管是鱼缸还是水族箱均可,也可用脸盆或其他可盛水的容器,但底部一定要铺一层厚度在10厘米以上的泥沙,原因是河蚌喜潜埋在泥沙中。

2、水质:河蚌对水体的适应性非常强,可生活在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水中,适宜水温15~35℃,最适繁殖水温18~28℃,水温高于35℃生长受阻,低于10℃进入半冬眠状态。

3、喂食:河蚌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硅藻、裸藻等浮游植物和轮虫、鞭毛虫等浮游动物及有机碎屑为食,单养时可投喂红虫、轮虫、麸类等,和鱼类混养可不必单独投放饲料。

河蚌

四、处理方法

1、暂养:河蚌买回来后不要急于烹调,要先暂养在清水里并在水里放点盐,两三天后等河蚌吐尽沙泥再处理,这样河蚌肉更加鲜美。

2、取肉:用刀子沿着蚌壳边缘切出一条缝隙,然后将刀子沿着缝隙插进去撬开,蚌壳打开后将蚌肉和蚌壳分开,挖出蚌肉放在盆中。

3、剔肉:先摘除淡黄色或橙黄色的鳃,然后清除背后黑色的泥肠,事实上鳃和肠也是河蚌最脏的地方,不弄干净还容易感染寄生虫。

4、清洗:剔下来的蚌肉用食盐揉搓几下,然后将粘液清洗干净,再次放入清水中并用指头刮去腐质,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烹饪。

河蚌

五、代表物种

1、背角无齿蚌:背角无齿蚌是常见的一种河蚌,别称菜蚌、湖蚌、蚌壳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家畜、家禽等的饲料,在某些地区还用作淡水育珠蚌。

2、褶纹冠蚌:褶纹冠蚌是常见的一种河蚌,别称鸡冠蚌、湖蚌、大江贝等,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家畜、家禽等的饲料。

3、三角帆蚌:三角帆蚌是常见的一种河蚌,别称河蚌、珍珠蚌、三角蚌等,我国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均有分布,尤以洞庭湖及附近的中型湖泊中最常见。

4、背瘤丽蚌:背瘤丽蚌是常见的一种河蚌,别称麻皮蚌、麻歪歪等,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中型湖泊及河流最常见。

相关推荐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东星斑 东星斑

东星斑是海洋名贵食用鱼种,学名花斑刺鳃鮨,别称...

筏竿 筏竿

筏竿是专门为筏钓设计的鱼竿,所谓筏钓即在渔筏等...

泥鳅 泥鳅

泥鳅是鳅科小型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鱼鳅、泥狗、...

鲨鱼 鲨鱼

鲨鱼是侧孔总目软骨鱼类的统称,别称鲛、沙鱼、鲛...

水波纹五代 水波纹五代

水波纹五代是迪佳旗下经典鱼竿之一,迪佳是著名的...

铅头钩 铅头钩

铅头钩是一种钩柄有铅坠的鱼钩,主要用于路亚钓法...

沙丁鱼 沙丁鱼

沙丁鱼是鲱科、沙丁鱼属小型海洋鱼类的统称,别称...

贻贝 贻贝

贻贝是贻贝科海洋软体动物的统称,别称海虹、青口...

麝香鲫 麝香鲫

麝香鲫是化氏旗下经典饵料之一,以南极磷虾、烤制...

路亚竿 路亚竿

路亚竿是专门为路亚钓法设计的鱼竿,所谓路亚钓法...

拉饵盘 拉饵盘

拉饵盘是钓鱼常用的辅助工具,主要作用是帮助钓鱼...

战斗竿 战斗竿

战斗竿是专门为钓黑坑设计的鱼竿,因每次钓黑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