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鱼种概述
1、彭泽鲫:彭泽鲫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别称芦花鲫,1983年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以彭泽县野生鲫为基础种群,经6代提纯复壮和定向选育而成。
2、土鲫鱼:土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种之一,别称鲫瓜子、月鲫仔、鲫壳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鲫属小型淡水鱼类。

二、形态特征
1、彭泽鲫:彭泽鲫是中型淡水鱼类,最大个体可达3千克,体纺锤型,腹部微凹,头短而小,吻钝,口端位,眼侧上位,无须,鳞片小而密,侧线完全,背鳍新月形,臀鳍与背鳍相对,尾鳍叉形,背部深灰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青黑色,奇鳍比偶鳍略深。
2、土鲫鱼:土鲫鱼是中型淡水鱼类,最大个体一般不超过1千克,体长椭圆形,头侧扁,吻较钝,眼侧中位,口前位,无须,体被圆鳞,侧线侧中位,背鳍较长,臀鳍短,胸鳍侧位,腹鳍形似胸鳍,尾鳍深叉形,背侧黑色或微绿色,腹部白色,各鳍淡黄色。

三、分布范围
1、彭泽鲫:彭泽鲫是江西省彭泽县的特产,2010年12月15日农业部批准对“彭泽鲫”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土鲫鱼:土鲫鱼原产于中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尤以长江、淮河、黄河、珠江等水系最常见。

四、生活习性
1、彭泽鲫:彭泽鲫是底栖性鱼类,最适水温20~28℃,杂食性,主要以藻类、浮游动物、水生昆虫、水生植物、有机碎屑等为食,卵生,2冬龄可达性成熟,繁殖期3~7月,产卵量较大,卵具有粘性,粘附在水草、枯枝、岩石等附着物上孵化。
2、土鲫鱼:土鲫鱼是底栖性鱼类,喜集群在水田、坑塘、溪流、江河、湖泊、水库中活动,最适水温15~25℃,摄食水温2~29℃,生存水温0~36℃,杂食性,卵生,1~2冬龄可达性成熟,繁殖期3~7月,卵粘附在水草、枯枝等附着物上孵化。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