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鱼种概述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 目 | 鲤形目 | 科 | 鲤科 | 属 | 鲫属 |
| 种 | 银鲫 | 别称 | 方正鲫、东北鲫、女儿国鱼 | ||
方正银鲫是银鲫的一个地方种群,拉丁学名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别称方正鲫、东北鲫、女儿国鱼等,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鲫属中型淡水鱼类,因原产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而得名。
二、形态特征
方正银鲫中型淡水鱼类,最大个体可达5千克;体较短,高而侧扁;头短而小;吻钝而圆;口端位,斜裂;无须;眼小,侧上位;鳞较大;侧线完全,平直;背鳍具硬刺,外缘平直,后缘锯齿粗;胸鳍不达腹鳍;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末端尖;体侧深银灰色,腹部白色,背部、背鳍、臀鳍黑灰色。
三、分布范围
方正银鲫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双凤水库的特产,1975年被全国鱼类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银鲫原种,1991年在方正县双凤水库建立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场,2009年9月14日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方正银鲫”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四、生活习性
1、环境:方正银鲫是底栖性鱼类,适应性极强,喜群居于坑塘、溪流、江河、湖泊等水体底层,最适水温22~26℃,生存水温0~38℃,只要不完全结冰终年可正常摄食和生长。
2、食性:方正银鲫是杂食性鱼类,其中动物性食物有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类及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有水草的根、茎、叶、果实、种子及硅藻、丝状藻等。
3、繁殖:方正银鲫是卵生型鱼类,主要通过雌核发育繁殖后代,2~3龄性成熟,繁殖期5~6月,怀卵量可达10万粒以上,卵具有粘性,粘附在水草、枯枝、岩石等附着物上孵化。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9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