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鱼种概述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纲 | 硬骨鱼纲 | 
| 目 | 鲟形目 | 科 | 鲟科 | 属 | 鲟属 | 
| 种 | 西伯利亚鲟 | 拉丁学名 | Acipenser baerii | ||
西伯利亚鲟是现存珍奇、最古老的亚冷水性鱼种之一,别称钝吻鲟,已知的有3个亚种,分别是西伯利亚鲟指名亚种(Acipenser baerii baerii)、西伯利亚鲟贝加尔湖亚种(Acipenser baerii baicalensis)、西伯利亚鲟勒拿河亚种(Acipenser baerii stenorrhynchus)等。
二、形态特征
西伯利亚鲟是大型淡水鱼类,最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可达210千克;体长纺锤形,背侧较窄;头三角形,略扁平,具喷水孔;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吻须4根,圆形;口较小,下位,口裂小;体被5列骨板,背骨板10~20枚,侧骨板32~62枚,腹骨板7~16枚;背鳍上缘微凹,胸鳍侧位而低,腹鳍腹位,尾鳍歪形;背部、体侧浅灰色至暗褐色,腹部白色至黄色。
三、分布范围
西伯利亚鲟原产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中,从西部的鄂毕河,经叶尼塞河、帕亚希纳河、哈坦加河、阿纳巴尔河、奥列内克河、勒拿河河、因迪吉尔卡河,到东部的科雷马河均有分布,中国、法国、匈牙利、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日本等地均有引种养殖。
四、保护级别
1、西伯利亚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2、西伯利亚鲟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3、西伯利亚鲟已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五、生活习性
1、环境:西伯利亚鲟是亚冷水鱼类,最适水温15~25℃,可耐严寒和酷暑,喜栖息于河流中、下游,可进入河口半咸水区,极少进入海洋中。
2、食性:西伯利亚鲟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类、小型鱼类、软体动物及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也摄食有机碎屑、沉渣等。
3、繁殖:西伯利亚鲟是卵生型鱼类,雌鱼11~20龄、雄鱼9~18龄初次性成熟,雌鱼繁殖周期3~5年,雄鱼繁殖周期2~3年,繁殖期5~6月。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929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2929号